“北京时刻从蒲城宣布,公民防空为您报时,现在是北京时刻八点整。”每天上午8时,坐落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中心广场的报时钟按时敲响。
北京时刻是我国的国家标按时刻,但北京时刻实际上并不来自北京,而是由坐落我国地舆地图中心的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宣布。现在,在蒲城县金帜山东侧,一座依托国家授时中心短波授时台旧址改造的蒲城时刻博物馆,不仅是我国首个以时刻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更是一部用科技、前史与人文一起书写的“韶光史诗”。
开馆一年多来,蒲城时刻博物馆敏捷成为研学与游览的新地标,累计招待游客超25万人次,这座“时刻之城”正以“时刻”为枢纽,串联起我国近代科技史与今世科普教育的绚丽图景。
从西安动身,沿京昆高速在荆姚收费站下高速,再走108国道,往唐景陵的路越来越窄,但路面平整,尤其是路途两边的石人、石马、石狮等石刻显得古拙沧桑。顺着这些石雕的方向远眺,当看到山腰处矗立着身段巨大的金属架时,便抵达了由我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蒲城短波授时台旧址改建而成的蒲城时刻博物馆。
1965年,为满意国防与尖端科技需求,我国决定在西部建造授时台。选址作业组历时数月,终究选定蒲城金帜山。这儿地形荫蔽,契合“靠山进洞”的备战要求,且地舆位置挨近我国大地原点,能完成全疆土掩盖的精准授时。1966年3月,代号“326工程”真实开端发动,来自北京、上海、南京的数百名科研人员,在荒山野岭中开端了“自食其力”的开荒——从通水、通电、筑路起步,在技能封闭下自主研宣布短波授时体系。当年,江苏泗阳小伙漆贯荣从南京大学地理系结业,成了最早参加短波授时台建造的23名大学生之一。刚到这儿,每人发一副帆布手套,拼装机器,手搬肩扛,就连卸钢筋、拉水泥的活都是自己做。即便在这样艰苦的作业条件下,他还自行设计出短波授时台的无线交流开关。
“攻国际最难的关,授国际最准的时。”国家授时中心授时部主任段建文介绍,经过四年的艰苦奋斗,广阔科技作业人员和勤劳朴素的蒲城公民克服了重重困难,于1970年9月建成了新我国榜首代短波无线电授时台,后经周恩来总理亲身指示开端试播。1981年7月1日起,经国务院同意,短波授时台正式承当我国短波授时任务。尔后多年,蒲城短波授时台为我国空间技能、测绘、地震、气候等许多职业和部分供给了牢靠的高精度授时服务,为经济建造和国防试验作出重要贡献。
短波授时台的成功运转,满意了其时毫秒量级用户的需求。跟着空间技能发展对精度授时手法的需求,国家对授时精度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1973年,长波授时台的研发建造真实开端发动,并于1983年在蒲城县桥陵镇杨庄村建成,正式承当国家授时任务。
跟着年代的变迁,长短波授时成前史任务。2019年,蒲城长短波授时台成功当选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
近年来,我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和蒲城县政府协作,选用“旧址保存 就地改造”的方法,对短波授时台进行补葺建造。2023年9月,旧日的短波授时台被赋予了新的任务,以时刻博物馆的新身份承当起“提高国民科学素养、传承科学家精力”的重要职责。
记者在蒲城时刻博物馆看到,博物馆以“时刻从哪来”为中心出题,经过四大主题展馆,以不同的方法解码时刻的奥妙。榜首展馆以人类前期计时东西为主线,陈设石器年代的日影观测器、商周时期的圭表、汉代铜漏等文物。其间,宋代地理学家苏颂的“水运仪象台”木质模型成为焦点——这座高12米、以水力驱动的古代地理钟,集计时、报时、星象观测于一体,被誉为“国际机械钟的开山祖师”。展区还经过全息投影技能,再现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场景,让观众直观感触时刻与文明的共生联系。
第二展馆首要介绍古代地理学和历法,中心区域恢复了明代观星台,游客可经过AR设备“穿越”至古代,体会“夜观天象”的震慑。展馆特别设置“历法之争”互动区,经过触摸屏比照阴历、回历、格里高利历的差异,提醒历法背面的人类才智与文明冲突。
第三展馆是机械钟、古钟模型等机械设备以及地理望远镜模型等地理仪器的展现,让观众了解时刻计量的原理。锈迹斑斑的发射机、泛黄的操作手册、手绘的电路图纸,合作声光电技能模拟信号发播进程,再现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在地下40米深的当地的作业场景。记者在展厅的留言簿上看到一位游客留言:“站在这些设备前,似乎能听到电波穿越时空的滴答声。”
原子钟模型、斗极卫星授时体系动态演示、量子羁绊计时试验设备……走进第四展馆,游客不光能够看到充溢科技感的现代时刻计量用具,还可经过VR设备体会“时刻同步”在航天器对接中的使用,或参加“时刻胶囊”互动项目——写下对未来时刻的幻想,存入博物馆的数字档案库,等候百年后敞开。
开馆一年多来,已有25万余人走进蒲城时刻博物馆。“一踏进时刻博物馆,我就被馆内陈设的丰厚展品深深招引。从古代的陶器、青铜器,到近现代的珍贵文物,每一件都承载着特定前史时期的信息。”来自上海的游客金女士在观赏完博物馆后兴奋地说,自己形象最深的是博物馆使用现代科学技能手法重现前史场景的环节,经过全息印象技能,她“感同身受”地体会了蒲城古代的贩子日子,看到了繁忙的街巷、叫卖的小贩,还有穿戴古装的行人。
蒲城时刻博物馆是一座镌刻着国家回忆的“韶光机”。在这儿,游客既能触摸到“北京时刻”的科技脉息,也能够感觉到老一辈科学家的热血初心。它不仅是蒲城递给国际的一张新手刺,更是一把翻开我国近现代科技史的“金钥匙”。正如展馆结束语所写:“时刻从未消逝,它仅仅在这儿凝结成一座丰碑,等候每一个寻找者前来对话。”
“博物馆以蒲城短波授时台保存的原有作业机器为根底,经过添加文物展陈、展板安置、雕像刻画、多媒体影片等,使用声、光、电等现代化展陈手法,将博物馆打造成为集科普教育、观赏旅行、游憩文娱、文明体会、侨居休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研学游览教育基地、时刻科学饱览中心和时刻主题游览目的地。”据蒲城时刻博物馆作业人员介绍,在招引客流量后,该馆捉住大众求知、求新、求异的需求,想方设法,将“流量”转化为“留量”、从“预热”变为继续“保温”,不断加大工业遗产的维护和使用,让时刻博物馆勃发新的生机与生机,推进文旅工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