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东海防空识别区与我国空军数据链指挥系统

来源:米乐直播安卓版    发布时间:2024-12-18 04:21:51
产品详情

  我国政府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其目的是捍卫我国国家主权和领土领空安全,维护空中飞行秩序。这是我国有效行使自卫权的必要措施,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和目标,不影响有关空域的飞越自由。

  所谓防空识别区,是指一个国家依据自己防空任务的需要,在领空之外建立的一个警戒区,最大的目的是扩大自身的防御纵深,增强预警和快速反应能力。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讲,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建立标志着我国空军空情信息探测、掌握及指挥引导能力有了新的提高。

  通常情况下,以该国的战略预警机和预警雷达所能覆盖的最远端作为“防空识别区”的界限,从防空识别区的设立区域来看。通常以一国领海基线为基准,达到雷达探测的最大距离,一般要大于专属经济区范围。这样的话,根据防空雷达网性能的不同,各国防空识别区的大小也不同,据统计,防空识别区外沿可以从领海基线向外延伸几十至数百海里不等。防空识别区在有些地方从海岸线海里。而大西洋上加拿大的防空识别区向外延伸的最大距离有时达到离海岸线海里。

  综上所述,我们大家都知道建立一个防空识别区,对于一个国家的防空雷达、自动化指挥系统、通信/数据链、作战飞机都是巨大的考验,因需要对防空识别区内的空中目标进行了探测、跟踪、识别,由于平时相关空域有几率存在许多空中目标,有友机、民用飞机和第三方飞机,因此就需要空情信息系统能够全面的掌握空情信息,并且上报给指挥部,甚至要传递给最高决策部门,由其下达相关的命令,如果确定对方有威胁,还需要派出战斗机对其进行监视飞行,在其侵犯我国领空将并其驱离。

  1969年日本在美国的技术援助下建立自己的防空自动系统-BADGE(基本防空系统),BADGE将日本分为4个防空区,并且布置了至少28个雷达站,配备美制AN/FPS-20防空雷达,形成覆盖日本及周边的了这段警戒雷达网,利用BADGE系统,日本开始建立自己的防空识别区,分为北、中、西、西南四个区。呈现一个巨大的五边形,西南区则包括了冲绳地区、日本西南岛屿及东海地区。不但跨过东海中线覆盖我国油气田,更是将我国等领空非法纳入,最近距离中国大陆东海海岸线公里,因此对于我国来说,作战飞机、民航机几乎一出海,就被日本识为威胁而加以跟踪。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日本慢慢地加强自己的防空雷达网及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水平,以提高对相关空域的探测和控制能力,1982年日本制订了BADGE-X计划,对其防空雷达网做全面的升级,用国产的J/FPS-1和J/FPS-2雷达替代原来的美制雷达,其中J/FPS-2是相控阵三座标远程警戒引导雷达,采用电子扫描技术,探测和跟踪性能较好,除了地面防空警戒引导雷达的更新之外,BADGE-X计划还很看重对于低空空情信息的掌握,日本航空自卫队先后从美国引进了13架E-2C预警机,组成了除美国之外,数量最多的E-2C机群。

  进入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继续对现役防空系统来进行更新和升级,包括对地面防空雷、E-2C预警机达进行更新,特别是引进了E-767预警机,与E-2C相比,E-767的执勤高度更高,探测距离更远、留空时间更长,提高航空自卫队对于远海空情信息的掌握能力,一架在东海中线预警机,可以探测我国浙江省上空的高空目标,为了支持性能先进的雷达及预警机,日本还从美国引进了LINK-16数据链,将这些系统有机的联接在一起,形成联合网络作战系统,对于我国领土完整、国家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建国以后,受到经济技术实力的限制,我国防空雷达网及指挥自动化系统水平从始至终保持在较低的水平上,装备的防空警戒引导雷达、通信系统水平较低,难以精确掌握较远距离上的空情信息,我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配备的歼-6、歼-7等型号歼击机航程近,火力弱,难以执行较远距离上的拦截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建立近岸防空警戒区,无法在距离海岸较远的地方建立防空识别区。

  上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防空雷达网、自动化指挥系统,有了飞跃发展,以东南沿海防空系统为例子,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尚且处于人工录取、人工传递空情信息,然后换装备了半自动化了防空指挥系统,实现了人工录取、自动传递空情信息,自动处理和显示,本世纪又完成了自动化防空指挥系统的升级,实现了空情信息的录取、传递、处理、显示全过程的自动化,有力的提高我国防空系统对于复杂空情信息的掌握、处置能力。

  在防空警戒雷达方面,我国地面防空雷达网开始换装一系列新型雷达,这些雷达采用了相控阵、数字信号处理、全固态器件等新技术,整体技术水平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很典型的雷达有国产YLC-4远程警戒雷达,这是一种米波双座标远程警戒雷达,该雷达探测距离远,对于高空目标能够达到500公里左右,是防空雷达网中的一部骨干雷达,主要担负远程警戒任务,可以综合四部其他雷达的情报,雷达终端数据容量大,其情报和状态可入网,实现遥控和遥测。当配有测高雷达时,能兼负引导任务,为空中交通管制提供目标数据。

  我国地面防空雷达另外一种主战雷达是YLC-2,它采用了有源相控阵技术,雷达工作在L波段,采用一维相控阵天线排行馈天线,每个天线与一个全固态T/R相联接,具备灵活的工作模式和较高的可靠性,雷达采用相干积累、动目标指示、数字脉冲压缩等新技术,具有探测距离远、测量精度高、较好的反干扰和反杂波能力,高可靠性、高机动性和易于维护等特点。特别是该雷达还具备抗反辐射导弹能力,因此极大提高了战场生存能力,YLC-2最大作战高度25公里,对于RCS=2的空中目标能够给大家提供300公里以上的探测距离,是新世纪我国地面防空警戒引导雷达装备的骨干。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地面防空雷达的技术持续不断的发展,由跟踪研究开始走向自主创新,完成了一系列新型防空雷达的研制,有效的增强了我国地面防空警戒引导雷达网的能力,比较有代表性就是国产JYL-1防空警戒雷达,它采用了相位发射,多波束接收的工作体制,发射时实现30度的赋形波束,接收的时候,利用数字波束成形技术-DBF,实现多波束接收,这样做才能够大大提高雷达对于空情信息的掌握能力和数据更新速率,JYL-1工作在S波段,精度比YLC-2更高,探测距离仍旧能够达到300公里,最远还可以达到400公里,它的研制成功标志着国产地面防空雷达已经迈入国际先进水平。

  利用国产新型防空雷达,我国防空自动化指挥系统的覆盖范围已经可以触及上空,但是地面雷达最大缺点就是受到地球曲率的限制,掌握低空空情信息能力差,就是说如果日本航空自卫队的飞机如果低空侵入,我国仍旧无法对其进行掌握,这样就需要预警机。

  2007年,我国空军空警-2000、空警-200型飞机先后进入空军服役,结束了我国空军没有预警机的历史,也标志着我国空军低空空情掌握能力有了飞跃性的提高,根据同类型飞机A-50预警机推测,空警-2000的工作高度在10000米左右,那么它对于万米以上的大型高空目标可以提供800公里以上的探测距离,低空目标也能够达到400公里左右,这样一架在我国东南沿海上空飞行的空警-2000,就可以掌握附近的低空空情,或者探测到在冲绳上空飞行的E-767预警机,有力的提高我国空军掌握东海空情信息的能力,以前这是我国空军在东海执行作战任务时存在着的最大不足。

  为了支持新一代预警机和地面防空雷达,我军近年来也开展了全军综合数据链的建设,此前我国已经在歼-8B、歼-10等飞机配备了数据链,如歼-8B飞机配备的483数据链,由于技术的限制,这种数据链数据传递速率、带宽和功能都比较有限,只能支持地面指挥所到歼击机的单向数据传递,并且只能传递一些最简单的数据,如目标航向、预定拦截点等,网络成员数量也比较有限,歼-10配备的是我国第二代战术数据链,它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实现歼击机到指挥所的双向数据传递,歼击机可以向地面指挥所通报本机位置、弹药及燃料情况等,地面指挥所可以直接对飞机来控制,还可以遥控飞机雷达开机,以此来实现飞机作战的全自动化。

  从相关资料来看,全军综合数据链与美国LINK-16相似,它数据传递速率更高,带宽更大,能支持更为复杂的作战行动,网络容量更多,尤其是它的网络坐标是标准大地坐标,而不是相对坐标,因此支持三军联合网络作战,可以越来越好的发挥各作战单元的效能。在作战飞机方面,我国空军近年来也用歼-11、-16,-10系列替代早期的歼-6、歼-7歼击机,新型飞机航程更远、火力更强,作战能力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歼-11为例子,它在挂载8枚空空导弹的情况下,仍旧有1000公里左右的作战半径,从我国东南沿海空军基地直飞,可以在上空巡逻一个小时以上。

  因此我们大家可以看到,我国在东海建立防空识别区其实就是我国空军防空自动化指挥系统性能提高的一个标志,而日本将防空识别区直逼我国沿海也是倚仗其先进的防空自动化指挥系统,前面说过,我国空军基本上一出海就会被对方视为威胁而进行了跟踪和监视,这对于我国空军来说是相当不利,同时对方持续在我国领海上空进行所谓的监视飞行,尤其是范围还覆盖我国上空,显然有给外界造成一种既成事实的意味,那么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我国空军建立自己的防空识别区,显示我国领空主权,压缩对方的活动空间,对于维护我国领土完整和空防安全显然至关重要。请持续关注下一期。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友情链接: 百度
Copyright 2020 米乐直播安卓版.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9056139号-1